引言:炒股公司靠谱吗
"朋友圈里的人设,现实中的演技。"
"人生如戏,全靠演技。朋友圈如舞台,谁不是在卖力表演?"
"朋友圈晒的都是别人的精彩,看的都是自己的羡慕。"
这些网络热语,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?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朋友圈早已不再是单纯的社交工具,而成为了一个展示自我、比拼人生的战场。但是,当我们沉浸在这场无休止的表演中时,是否还记得最初的那份真诚和纯粹?
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,人本能地具备一种虚荣心和分享欲,很想将自己的某些荣誉或得意之事,分享给他人听。比如考上了重点大学,结了婚,买了房,有了孩子等等,这些都是人生大喜。
小美刚刚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,兴奋地拿起手机,准备在朋友圈分享这个好消息。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打着:
"历经千辛万苦,终于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!感谢一路上支持我的朋友们,未来的路还很长,但我相信只要努力,就一定能实现梦想!"
她犹豫了一下,又加上了一张自己拿着证书的自拍照。点击发送的那一刻,小美感到一阵由衷的喜悦和满足。
年轻时的我们,没有太多的心眼,也不会想得那么多,想把什么分享到朋友圈里,想几句文案,配几张图,直接就点了发布。就像小美一样,单纯地想要与朋友分享自己的喜悦。
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发现朋友圈没有那么纯粹了,人与人之间开始攀比,开始在暗地里竞争,这时候再发朋友圈,就要思虑再三了。
小美的朋友圈很快就有了反应。点赞的人不少,评论也很热闹。然而,她却注意到了几个异常安静的好友。
"奇怪,平时经常互动的小王怎么没有反应?"小美心里有些疑惑。她不知道的是,小王刚刚失业,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。看到小美的好消息,他只是默默地划过去,没有留下任何痕迹。
更重要的是,你会发现没几个人真心希望你过得好,也没几个人真的在乎你。
那些让你觉得开心和得意的事情,别人看到未必会感同身受,甚至还会觉得你在显摆,在炫耀,说不定看到就翻了个白眼,开始跟身边的人说你的坏话。
"你看到小美的朋友圈了吗?"小王的室友小李问道,"又在那里炫耀,好像全世界就她一个人考过律师资格证似的。"
守一吳廣(吳修道)老师;本着弘扬国学精神,传承风水文化的宗旨。
小王叹了口气,"也许她只是想分享喜悦吧。"
"分享?"小李嗤之以鼻,"那她怎么不想想那些还在为生计奔波的人的感受?"
又或者,看到你的得意,对比一下自己的落魄,心里很不是滋味,从此刻意疏远你,不再跟你联系。因为他在潜意识里认为,你在炫耀这些的时候,没有顾虑他的感受。
可实际上,你并无半点炫耀之心,你只是单纯地觉得,朋友圈是自己的,想记录某些东西,也想跟朋友们分享某些东西,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了。
小美并不知道她的一条朋友圈引发了这么多暗流涌动。她只是单纯地想要分享自己的喜悦,却不知道这份喜悦在别人眼中变成了什么样子。
鲁迅在杂文集《小杂感》里说过这样一段话:
"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,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,对面是弄孩子。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,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。
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,我只觉得他们吵闹。"
对于最后一句话,想必很多人并不陌生,我们也习惯性用这句来表达,人与人之间无法感同身受的事实。
别奢望有人懂你,我们只需过好自己
我们总是习惯性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问题,有时候说话不经过大脑,怎么想的就怎么说。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,你永远不知道在别人眼里,会有什么样的解读。
印象里有一次,一位当老板的朋友张总跟其他的朋友抱怨,说这几个月公司效益不好,几乎月月都在赔钱,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起了。
张总坐在咖啡厅里,面色凝重地对着几个多年的老友倾诉:"兄弟们,我真的快撑不下去了。这几个月,公司一直在亏损,连员工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。"
他是真的在诉苦,毕竟他的日子过得很难,但是听着的那些朋友,是无法理解的,毕竟他们还在给人打工,他们自己就是员工的角色。
"张总,你就知足吧。"其中一个朋友李明不以为然地说,"我们这些打工的,一年到头也攒不下什么钱。你好歹还是老板,怎么也比我们强吧?"
所以这些话在他们眼里,就变成了炫耀,有些人还在背后尖酸刻薄地说道:"有什么了不起的?不就是一个小公司的小老板吗?至于每天显摆吗?"
这位当老板的朋友知道以后,心瞬间就寒了。那一刻他才明白,真的不能奢望有人懂你,你把别人当朋友,别人未必跟你交心。
从那以后,他再也没有轻易地跟那些朋友说自己的事情了,即便再苦再难,也会一个人撑着,既然无人理解,无人懂得,又何必自讨没趣呢。
人与人之间的距离,不就是这样疏远的吗?
我信任你,愿意分享我的感受给你听,而你不仅不理解,还过分解读,当彼此之间无法同频的时候,也就宛如生活在两个世界了。
凡事,真的要看开一点,看淡一点,当你对于人际关系没有奢望了,也就不会有如此多的失望了。
有时候投入越多,伤害越大,只有在栽过跟头以后才能真的长教训,才能意识到并非所有朋友都称得上朋友,即便称得上,也未必值得信任。
世界是自己的,终究与他人无关
从某种意义上讲,那些什么都不想,朋友圈想发就发的人,恰恰是活得最单纯也最自在的一群人。
小明就是这样一个人。他从不在意别人的眼光,想到什么就发什么。有一次,他高兴地在朋友圈发了一张自己做的菜的照片,虽然卖相不佳,但他觉得很有成就感。
"哈哈,今天第一次下厨,虽然看起来不怎么样,但味道还不错!"小明兴致勃勃地写道。
他的朋友圈很快就热闹起来,有人调侃他:"这是黑暗料理吗?"也有人鼓励他:"继续加油,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更好!"
小明看着这些评论,开心地笑了。他根本不在意别人怎么想,怎么看,凡事只遵从自己的内心,认为自己开心就行了,至于别人如何并不重要。
这种为自己而活的心态,恰恰是我们缺失的,也是我们真正需要的。然而,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豁达,人生在世,难免会有很多无可奈何的时刻。
很多人把朋友圈当成了社交的名片,维系朋友圈,就像精心打扮自己的橱窗,认为展示出来的样子,就是别人眼中自己的样子。
小琳就是这样一个人。每次发朋友圈前,她都要精心准备,挑选最好的照片,构思最优雅的文案。有时候为了一条朋友圈,她甚至会花上几个小时。
"这张照片光线是不是不太好?"小琳皱着眉头问她的闺蜜。
"我觉得挺好的啊,很自然。"闺蜜回答。
"但是我感觉自己看起来有点胖,还是再拍一张吧。"小琳说着,又开始摆pose。
有了这样的认知,发朋友圈的时候也就更刻意了。生怕哪张图没有修好,让别人以为自己不细心,生怕文案里的哪个词用错了,让别人觉得自己不精致。
久而久之,也就在朋友圈这个虚幻的世界里,渐渐地迷失了自己。
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,一切不过是你自己脑补的而已。
要知道,世界是自己的,跟他人毫无关系。如果你真的想给别人留下好印象,并想跟其长期发展下去,那么你最需要做的,不是维系表面的假精致,而是应该从内向外的精修自己,提升自己。
当你变得优秀了,自然站在更高的位置,自然会得到想要的东西,而且轻而易举,没有任何的卑躬屈膝。
不要把什么都发到朋友圈里,没什么人在乎的,就像你更多的在意自己的事情一样,别人也没那么多的时间在意你。
小美经历了朋友圈风波后,也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。她开始减少在朋友圈的分享,更多地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。她发现,当她不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时,反而活得更加轻松自在。
有一天,她遇到了许久未见的小王。
"好久不见,听说你现在是律师了?"小王问道。
"是啊,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。"小美微笑着回答,"你最近怎么样?"
"我...其实刚找到新工作。"小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。
"那太好了!"小美真诚地祝贺道,"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,重要的是我们都在向前进。"
这一刻,两个人都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理解。
早晚有一天你会明白,世界是自己的跟他人无关,我们终其一生,不过是为了过好自己而已。
当我们不再执着于在朋友圈中塑造完美形象,不再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,我们就能真正活出自己,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快乐。因为最终,生活的主角永远是你自己,而不是朋友圈里的那个"你"。
张总小美朋友圈小王小琳发布于:黑龙江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